河畔随笔>美文故事> 爱在人间未散场

爱在人间未散场

admin 美文故事 2025年09月26日

离开我家,我飘到了巷口的“老王面馆”。此时正是午后两点多,面馆里的客人不多,只有

两三桌客人在慢悠悠地吃面。王大叔正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抽着烟。他穿着一件灰色的短

袖,袖口有些磨损,手里拿着一个烟袋,烟袋是他自己做的,烟杆是竹子的,烟锅是铜的,

已经用了很多年,被磨得发亮。

王大叔的目光望着巷子里的人来人往,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满足。他的儿子小王

也在,小王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黑色的裤子,正在后厨打扫卫生。小王比以前成熟了不

少,以前他总爱跟在王大叔身后,像个小尾巴,不管王大叔走到哪里,他都跟到哪里。现在

的小王,已经能帮王大叔打理面馆了,他会煮面、会端面、会收拾桌子,俨然一个小老板的

模样。

头七那天,我没见到小王,听王大叔说,小王在外地的工地打工,工地上忙,很少回来。这

次回来,是因为王大叔的腰不好,前段时间搬面粉的时候,不小心闪了腰,疼得直不起来,

没办法,才给小王打电话,让他回来帮忙。

“爸,歇会儿吧,我来打扫就行。”小王从后厨走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把扫帚,看见王大叔

坐在竹椅上抽烟,赶紧走过去,接过王大叔手里的扫帚,“您的腰还没好,别总站着或坐

着,多活动活动,对腰好。”

王大叔笑着把烟袋放在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角:“没事,我不累。你刚

回来,路上肯定没休息好,多歇会儿,别累着了。面馆的活不重,我一个人能应付。”

“我不累,”小王说,他拿起扫帚,开始打扫门口的地面,“爸,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我想帮您打理面馆,咱们父子俩一起干。工地上的活太累了,还危险,我也不想再去了。而

且,我也喜欢咱们这个巷子,喜欢这家面馆,这里有我小时候的回忆。”

王大叔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看着小王,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来。过了一会

儿,他才声音有些沙哑地说:“真的吗?你愿意留下来帮我?不嫌弃面馆的活累,不嫌弃赚的钱少?”

“爸,您说什么呢,”小王停下手里的活,走到王大叔身边,蹲下身,看着王大叔,“面馆

是咱们家的根,是您一辈子的心血,我怎么会嫌弃呢?以前我不懂事,总想着去外面闯,觉

得外面的世界好,可出去了才知道,还是家里好,还是咱们这个巷子好。赚的钱多少不重

要,重要的是能陪在您身边,能帮您分担。”

王大叔的眼眶红了,他伸出手,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拍了一下又一下,像是在确认这不是

梦。他哽咽着说:“好儿子,好儿子,爸没白养你。你妈妈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高兴

的。”

王大叔的妻子走得早,在小王三岁的时候,就因为生病去世了。王大叔一个人,又当爹又当

妈,拉扯小王长大。他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开这家面馆,勉强维持生计。小王小时候,很懂

事,知道爸爸不容易,从不跟别的孩子比吃比穿,别的孩子有新玩具,他没有,却也不哭

闹。放学回家,他会帮王大叔端面、收拾桌子,有时候还会帮王大叔洗碗。

我飘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父子俩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王大叔这辈子太不容易了,他一

个人,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现在小王终于懂事了,愿意留下来陪他,帮他打理面馆,

他总算能享享清福了。

就在这时,面馆里来了一位新客人。客人是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的

校服是蓝色的,上面印着“向阳小学”的字样,校服的袖口和裤脚都有些短了,显然是穿了

很久,不合身了。他的头发有些乱,脸上带着几分委屈,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手里紧

紧攥着几块皱巴巴的零钱。

小男孩走进面馆,他的目光在面馆里扫了一圈,然后走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那个位置,正

是我生前最喜欢坐的位置。我生前每次来吃面,都喜欢坐在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能看见

巷口的老槐树,还能晒到下午的阳光。

王大叔看见小男孩,赶紧站起身,笑着走过去:“小朋友,想吃点什么?我们店里有阳春

面、牛肉面、肉丝面,还有馄饨,都是好吃的。”

小男孩低下头,声音小小的,带着几分怯生生的语气:“我……我想要一碗阳春面,不加荷

包蛋。”

王大叔看了看小男孩,他注意到小男孩的衣服有些旧,而且脸上带着泪痕,手里的零钱也不

多,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男孩肯定是家里条件不好,舍不得加荷包蛋,想省点钱。王大

叔心里有些心疼,他笑着说:“好,一碗阳春面,马上就好。对了,小朋友,我们店里今天

有活动,小朋友吃面送荷包蛋,我给你加一个,不要钱。”

小男孩抬起头,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突然被点亮的星星。他看着王大叔,有些不敢相信地

问:“真的吗?不要钱吗?我只有五块钱,够买一碗阳春面吗?”

“够,够,”王大叔笑着说,“一碗阳春面六块钱,不过今天有活动,送你一个荷包蛋,总

共只要五块钱,正好。快坐好,面马上就来,保证好吃。”

小男孩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把手里的零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坐

直了身体,眼睛盯着后厨的方向,充满了期待。

王大叔走进后厨,对小王说:“儿子,给那个小朋友煮碗阳春面,多加一个荷包蛋,再加点

青菜。煮得软烂一点,小朋友可能牙口不好。”

小王点了点头,他拿起一把面条,放进锅里。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冒着白色的热气。小王

动作熟练地煮着面,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在锅边轻轻一磕,把鸡蛋打进锅里,做成荷

包蛋。然后又从菜篮里拿出一把青菜,洗干净,放进锅里。

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就煮好了。小王把面端出来,放在小男孩面前。面条洁白

细长,卧在碗底,上面是一个金黄的荷包蛋,旁边放着几片翠绿的青菜,汤头呈淡***,撒

着一把葱花和香菜,香气扑鼻。

“小朋友,快吃吧,刚出锅的,有点烫,慢点吃。”王大叔把筷子递给小男孩,脸上带着温

柔的笑容。

小男孩拿起筷子,他的手有些抖,显然是很久没吃过这么香的面了。他先夹了一口青菜,放

进嘴里,慢慢嚼着,然后又夹了一口面条,小口小口地吃着。他吃得很认真,眼睛里满是满

足的神情,像是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王大叔坐在小男孩对面,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小男孩吃面。过了一会儿,他才笑着

问:“小朋友,你家住在这附近吗?怎么一个人来吃面啊?你爸爸妈妈呢?”

小男孩点了点头,他嘴里还嚼着面条,含糊地说:“我家就在前面的幸福小区里。我妈妈今

天去上班了,要很晚才回来,我自己出来买面吃。”

“那你爸爸呢?”王大叔又问,他的语气很轻,怕勾起小男孩的伤心事。

小男孩的动作顿了顿,他低下头,眼睛又红了,声音有些哽咽:“我爸爸在外地打工,他已

经很久没回来了。妈妈说,爸爸要在外地赚钱,给我交学费,给我买新衣服。”

王大叔叹了口气,他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眼神里满是心疼:“好孩子,别难过。你爸爸肯定

是为了你,才去外地打工的。他在外地也很辛苦,也很想你。等他回来了,肯定会给你买很

多好吃的,带你去玩。”

小男孩点了点头,他擦了擦眼睛,又继续吃面。这一次,他吃得更快了,不一会儿,一碗面

就吃完了,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他放下筷子,从桌子上拿起那几块零钱,递给王大叔:“叔叔,给您钱。”

王大叔笑着把钱推了回去,他拿起纸巾,帮小男孩擦了擦嘴角的汤汁:“不用了,小朋友。

这碗面叔叔请你吃,不要钱。你要是喜欢吃,以后想吃面了,就来叔叔这儿,叔叔给你留着

位置,还请你吃荷包蛋。”

小男孩愣住了,他看着王大叔,眼睛里满是感激的神情。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

出来,最后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小声说:“谢谢叔叔,您真是个好人。我以后一定会报答

您的。”

“不用报答,”王大叔笑着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叔叔

最好的报答了。快回家吧,别让妈妈担心。”

小男孩点了点头,他又对着王大叔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跑出了面馆。他跑的时候,还回头看

了一眼王大叔,脸上带着笑容。

看着小男孩的背影消失在巷子里,王大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王也走了过来,他看着

王大叔,笑着说:“爸,您真是个好人。”

“咱们做人,就得善良点,”王大叔说,“谁都有难处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以前咱

们难的时候,也有人帮过咱们。你还记得吗?小时候,咱们家里穷,过年的时候,连肉都买

不起。是王奶奶,就是林晚的妈妈,给咱们送了一碗红烧肉,还有一袋饺子。那时候,你吃

得可香了,还说要跟王奶奶学做红烧肉。”

小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怀念的表情:“我记得,我当然记得。王奶奶是个好人,她总是帮

咱们。现在王奶奶走了,咱们也要像她一样,多帮助别人,把她的善意传下去。”

“对,”王大叔说,“做人不能忘本,别人帮过咱们,咱们要记在心里,要懂得回报。”

我飘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王大叔还是跟以前一样,善良、热心,总是想着帮

助别人。我生前帮过他,他没有忘记,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

是善意的传递,是人间最美好的循环——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又帮助了更多的人,像涟漪一

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让整个世界都充满温暖。

午后的阳光依旧温暖,照在面馆的门上,照在王大叔和小王的身上,也照在我的心里。我知

道,只要还有像王大叔这样善良的人,人间的美好就永远不会消失。

点击全文阅读

标签: 林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