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酿(萧隐林安张直)_梨花酿
主角是萧隐林安张直的《梨花酿》,是作者“暮雪殇苒”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冷宫里的贵妃饮下一杯酒,闭眼长眠。宣帝在门口伫立许久,望着院里的梨花开了又落。多年后我举兵大破宣国,命人砍了梨树。1、我是宣国五公主,相貌平平,母妃生我难产而死,不受父皇宠爱,在一众公主中并不起眼。全宫...
冷宫里的贵妃饮下一杯酒,闭眼长眠。
宣帝在门口伫立许久,望着院里的梨花开了又落。
多年后我举兵大破宣国,命人砍了梨树。
1、我是宣国五公主,相貌平平,母妃生我难产而死,不受父皇宠爱,在一众公主中并不起眼。
全宫上下彷佛遗忘我,任我来去自如。
所以当我自请和亲时,闹了个大乌龙。
日理万机的父皇早已忘了我,听到五公主自请和亲时呆愣许久,竟然问:“张直说的是
”堂下议事的大臣瞬间炸了,怒骂父皇舍不得儿女受苦,联合张直公公编出五公主的事想李代桃僵。
骗他们就算了,还不串通好!一人一口唾沫,差点儿没把父皇淹死。
张公公眼见形势不妙,立即叫下属去找皇后今年的贺寿礼单,让众大臣看了我的名讳才罢休。
和亲的事情解决,大臣们马上变脸,一个接一个夸父皇爱民如子、千古明君,又夸我心系家国······吹得是天花乱坠,不料父皇沉默,迟迟不表态。
“和亲的事再议,退朝。”
父皇说完扔下傻眼的众人离去,没人知道闹的哪一出。
而我知道,因为宣国的皇帝恼羞成怒。
他让张直把我叫到承德殿一阵训斥,说什么保家卫国哪有女子的事,还说历朝历代的和亲公主全部下场凄惨。
骂我不长脑子,受人撺掇。
骂完又下令罚了三天内接近我的所有人,顺带禁足我。
临走前张公公扶我起身,将要踏出殿门时看了眼天,我一咬牙冲回殿内滑跪至父皇身边,抱着他的腿哭。
“父皇,儿臣从没被任何人撺掇。
儿臣只是听说您因和亲的事忧虑,想要为您分担才主动请旨。”
我声泪俱下,把自己都感动。
谁知父皇听完神情越发阴沉,压抑怒火。
“谁告诉你朕为和亲的事苦恼
”满殿的人立即跪下,张直边磕头边喊着“陛下息怒”,我知道闯祸了,闯大祸。
帝王威压吓得我手心冒汗,话也说不利索。
“父、父皇······”“即日起,五公主关进冷宫禁足,没朕的旨意不准出来。
敢为难她的,全拖去斩了。”
结局和我想的出入太大,直到被关进冷宫也没想明白。
年逾五十的张公公瞧着我,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宫里水深,公主您珍重。”
2、冷宫日子无趣,唯有一树梨花伴我。
和亲风波未平,宫里人人避我,冷宫中的老奴倒是愿意伺候我,无奈她是聋哑人,我只能自说自话。
很快平静的日子被打破。
宣国大败,北边局势危急,宣帝不得不接受齐国和亲条件。
父皇于深夜造访,我藏好兵书起身迎接。
“夜深你还不睡
”“回父皇,儿臣睡不着。”
宣帝听了我的回答冷笑一声,随后坐在主位。
烛影隐匿了他的面容,我却捕捉到他眼中的一丝怀念。
“哄人的话别说,告诉朕为何请旨和亲
”父皇靠向椅背,上半身全陷入黑暗。
我端详着他——宣国的统治者,我的父亲。
第二次,我离他如此近。
别人口中的他是圣明,冷血;而现在我眼中的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人。
犹豫片刻,我说了实话。
“宣国的皇宫太孤寂,我不想无波无澜过一生。”
不起眼不受宠的公主,太无趣。
父皇似受了**,立起上半身质问我。
“孤寂
你以为宫里平静度过一生容易
”他一步步走到我面前,高大的身影挡住烛火。
对着他眼中的痛苦,我又一次鼓起勇气。
“风也好,雨也罢,我也愿。”
父皇跌倒在地,我吓得失语。
“过来,扶我去梨树下。”
他一字一顿,我凭借本能扶他去院里。
春来梨树遍开,洁白的花瓣片片飘落。
父皇见梨树似见了故人,热泪盈眶。
“不是朕不答应你的请求,是有人求朕:许你平静度过一生。”
我呼吸急促。
“是谁
”我心里已有答案——是母妃。
可我不甘,不甘她的一切轻易消散。
他没有理我,自顾自说。
“阿满,是好名字,可惜人不圆满。”
“父皇······”“你选个喜欢的封地,我放你出宫建府。
和亲的事算了。”
“我的母妃到底是谁
”尘封心底的疑惑,终于问出口。
又是一阵沉默。
夜凉如水,风吹过我的发梢、衣角,卷起层层花瓣。
这幕刺痛父皇,他蓦地吐出一口血。
不待我想,皇后闯进小院。
重重人围着父皇,而我被扔进诏狱。
张公公再次叮嘱。
“您一律闭口不言。”
我风中凌乱。
诏狱无非是住得差些,吃穿用度与从前无异。
皇后安的谋逆罪,狱卒对我避之不及,求来冷宫的老奴。
老奴恭敬而疏离,无事时安静守在角落,低头做针线活。
她因我被困在肮脏的牢笼,我不知她怎想,心里说不出的愧疚。
直到一日我描摹梨花,她竟手指蘸墨写下“赵”字,随后又写“宣”“梨”“王”“下嫁”“贵妃”“酒”等字。
见我愣神不呵斥,她又把手里的绣棚递我。
黑布绣着一只白孔雀,昂首展尾,翎尾红眼逼人。
笔滚到桌角,她默默退下。
年前祝岁宣帝下旨罢免吏部郎中,宫中传因那位大臣进献一件宝物——白孔雀。
十七年前被宣灭国的赵国以白孔雀为尊,皇室大典必着银丝绣的黑袍。
白孔雀确实算稀世珍宝,事情的根源在宣帝曾流落赵国为质。
他自归国后最恨‘赵国’二字,渐渐地宫中没人敢提往事。
3、十八年前宣国于燕水大败赵国,提出联姻议和,赵国送五城为长公主陪嫁。
公主入宫封贵妃,三月后打入冷宫。
次年,宣国灭赵,赵帝自缢,贵妃失踪。
我听这故事长大,叹惋这对兄妹命苦,没曾想是自己的舅舅与母妃。
怪不得父皇不愿提母妃,怪不得她没留下一丝痕迹。
泪水晕染墨迹,此时张直来了。
他宣读圣旨,命我和亲,临了拿出一粒药丸,满是不忍。
“公主您吃下这绝子药,会平安无事。”
老奴突然发疯扑向张公公,张直任她嘴咬脚踢,死死护着药。
“张直你和你主子都狼心狗肺,郡主瞎了眼救你们···”我听老奴叙说母妃和父皇的往事,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涉及皇室辛秘,无人敢上前拦住老奴。
我一步步踏出,夺过张直手里的药吞下。
“老奴,赵国亡了,我是宣国的公主。”
她失神瘫软在地,良久疯癫大笑,手指张直身体颤动。
“你是赵国的后人,宣帝逼死***。”
撞柱前她的眼睛死死盯着我,被抬走时也不肯闭上。
“皇上念及旧恩善待她,不料她竟挑拨离间,公主安心待嫁便是。”
张直脸色苍白,嘴一张一合,怕是自己也不知说了什么。
他死死盯着铁柱暗红色斑,眼神空洞。
从方才我能看出他俩极为熟稔,可惜····“父皇此时在何处
”我的话惊醒了他,他神色慌张,欲言又止,终是敛眉不语。
他不说我也知道。
今日皇后所出四公主大婚,父皇亲自主持婚礼。
“张直,我知你感激母妃当年恩情,那你可愿再帮我一次
”闭眼,又睁眼。
我心里已有决断。
母妃对父皇的救命之恩连自己都保不住,怎么妄想能救下我。
张直站在牢门外沉默,他是父皇最忠心的奴才,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父皇答应母妃许我平静度过一生,仅仅要求我活着,怎么活着他并不管。
是张直偷偷送吃食塞钱给我,琴棋书画也是他找人教我。
回应我的始终是沉默,直到我把老奴的刺绣塞他手中。
他眼睛滚动,嘴唇微张,竟嚎啕大哭。
4、第二日我出狱。
宫中处处张灯结彩,昨夜的喧闹延续。
听宫人说父皇大喜,赏了所有人,连带放我出狱。
托张公公的福,我与太监们关系好,他们八卦从不避讳我。
小六子眉飞色舞,描述婚礼的盛况。
什么普天同庆,公主府紧邻皇宫,驸马乃当科状元,帝后站在城门送公主出嫁···林安率先意识不对,击肘暗示小六子。
小六子笑着笑着,忽然不笑了,一把跪在我腿边。
“公主您好好地惹皇后做甚,我还等着您到年龄出宫把我带走。
呜呜···”我哭笑不得,来不及开口他便被林安拽走。
他们走后,我眼神冰冷。
皇后求父皇拟旨,她等不及赶我走,谁让我与萧隐的事暴露。
萧隐是宫墙里唯一读懂我的人,是我此生挚爱,也是今科状元——四公主的驸马。
我与他因画相识。
他在一众皇子伴读中不起眼,总是一身青衣,怀里抱本《诗经》。
那时的他身形消瘦,凭外祖家的关系勉强混进宫。
三皇子精致病弱,两人倒是相衬,时常待角落里不吱声。
我趴在屋檐偷看过他,觉得他无趣,同我都是可怜人。
真正产生交集是因画。
萧隐夸我的梨花画得妙。
他拿着在墙角捡到的画寻我半月,人人说他疯了。
小六子当玩笑说与我,我笑后私下寻他拿回画。
那日春风正好,吹动我俩青丝交缠。
他墨色眸子里满是笑意,说画的主人定是经韬纬略。
我的心泛起点点涟漪,仅凭一幅画他便读懂了我。
我头一次认真打量他,细细一看才发现他生得极好。
一双凤眸懒懒斜垂,红唇含笑。
奈何人太阴沉,不得贵人宠爱。
最后他用《诗经》换我的画。
夜里做噩梦时,我常常翻书中批注慰藉心灵。
萧隐笔下的世界美丽安宁,我知道他渴望和平,不愿见生灵涂炭。
此后我们经常偷偷见面。
他为我答问解疑,我告诉他朝廷辛秘。
我们天南海北地聊,从战争到农事,都无比契合。
情愫慢慢滋长,我不禁期盼父皇应允我俩的婚事。
萧隐出身不显赫,有张公公暗中帮助应能成事。
他亦有凌云志,科举屡屡中榜,殿试前还同我赌——状元必是他。
那夜皇后生辰,我染上醉意邀他乘船游玩。
月色落进他如墨的眸子,深不见底。
我捧起他的脸看见自己脸颊红晕,灿若桃李。
许是他的目光太专注,我取下腰带蒙住他眼睛。
萧隐被我孟浪的行为惊到,不待他动作,我强行吻上他的唇。
触感冰冰凉凉,是甜的,混了兰花的清香。
我真的醉了,竟伸手去解他的衣衫。
据林安说,萧隐把我交给他时很狼狈。
满脸潮红,衣衫不整,全身湿透。
反观我穿戴整齐,手在人身上肆无忌惮。
5、自那夜后萧隐开始避我,我也不好意思再找他,想等殿试结束后道歉。
谁料······父皇钦点萧隐为状元并下旨赐婚。
原来生辰宴萧隐出宫路途中偶遇四姐,四姐对他一见钟情,央求父皇赐婚。
父皇见他出身卑微,钦点为状元。
我来不及哭泣,来不及悲伤,只能咽泪请旨和亲。
宫中事瞒不过皇后,她警告我俩安分,用母妃的下落威胁我。
她原意逼迫我尽早嫁人,我却转头自请和亲。
故事很俗套。
山盟海誓本就靠不住。
6、张直答应让林安随我嫁去齐国。
出嫁那日十里红妆铺面,帝后百官站在高台望我远去。
临别时我掀帘看宣国皇都最后一眼,又落进萧隐的眼睛。
他着玄衣,周身气度凛冽,眉目间透着淡漠。
身边的四姐姐一身华裳,似九天神女落凡。
真是一对璧人。
我不再看他们,不再望宣国。
泪水滴滴滑落,随车的林安掀帘上了车。
他不语,静静陪着我,直到我不再哭泣。
“公主,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安把贴身的信递给我,我接过信不急着打开。
“眼线都走了
”林安点头。
如果说萧隐是我唯一的知己,那林安则是唯一愿为我的野心付出一切的人。
“你说他猜到了吗
”林安不语,他不答我也知萧隐猜中了,不然怎会心甘情愿入赘。
我和眼前为爱低贱的太监,利用宣国“杀”死了我的爱人。
“四公主说她欠您,向太子求来一个承诺。”
手指摩挲信纸,我不禁笑出声。
“太子倒是仁义。”
父皇英明一世,竟然在情字犯蠢。
皇后所出都太重情重义,乱世里最容不下的便是仁义,偏偏他独宠皇后。
“林安,现在你还来得及反悔。”
我抬起他的下巴,是个美人胚子,怪不得把太子迷得神魂颠倒。
他垂下眼,柔弱恭顺。
“奴才无悔。”
我知道林安不求荣华富贵,他只要心中那轮明月永远高悬。
林安用得顺手,风险也大。
他十二岁前跟在暴虐的嬷嬷身边,养成受虐倾向。
奴性作祟,他崇拜强权,尤其是我这类有野心的女人。
太监让他心理自卑,把我当月亮般供起,不愿别的男人玷污我。
只要我的野心依旧,他永远愿为我做任何事,包括出卖色相。
若有一日我动摇,定会被反噬。
7、我在马车内惊醒,掀帘望去快到齐国皇都。
齐国位于宣国的北面,更为平坦,也更荒凉。
黄沙掩没城门,前方等待我的是未知。
来之前我打探过,齐国太子病弱,二皇子有夺储之势。
扶持太子上位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
“林安。”
“公主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