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随笔>精品美文> 荷花荟声浪奇景荷花沈明远精彩内容在线阅读

荷花荟声浪奇景荷花沈明远精彩内容在线阅读

admin 精品美文 2025年07月21日

热门小说荷花荟声浪奇景主角是荷花沈明远,该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精彩内容推荐:"中了!快去吧!"沈明远强忍心中酸涩,笑着催促。看着好友跌跌撞撞走向高台的背影,沈明远喉头发紧。他为余庆之高兴,可随着名……

荷花荟声浪奇景荷花沈明远精彩内容在线阅读

第17章,时空留影机之金榜题名时

荷花荟群内因高考话题而开启了时空留影机,群友们昨日作为吃瓜群众旁观了北宋时期科举放榜时的榜下捉婿盛况,纷纷表示开了眼了,原来高考红利还可以是这样的。今日,荷花荟群的神秘能量源满足了广大群友的心声,时空留影机再一次开启了……。

北宋嘉祐二年的春日,汴京城内杨柳依依,桃花灼灼。东华门外早已人头攒动,各路举子、商贾、百姓将偌大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今日是礼部放榜的日子,十年寒窗,一朝见分晓,谁人不心怀忐忑?

沈明远挤在人群中,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他身着半旧的靛蓝直裰,头戴方巾,虽竭力保持镇定,可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身旁的好友余庆之倒是神色自若,还有闲心点评路过的小娘子。

"明远兄,你看那穿杏黄衫子的姑娘,眉目如画,定是某位官家**。"余庆之捅了捅沈明远的胳膊,眼中闪着促狭的光。

沈明远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庆之兄好雅兴,此刻还有心思看姑娘。我这心里七上八下,连早饭都未曾下咽。"

"怕什么!"余庆之拍拍他的肩膀,"你那一手策论写得锦绣非常,连欧阳公都赞不绝口,此番必中!倒是小弟我,答卷上错引了《周礼》原文,怕是要名落孙山了。"

沈明远摇摇头,正欲答话,忽听前方一阵骚动。人群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一队身着绯袍的礼部官员缓步而来,为首的郎中手持黄绢榜单,神色肃穆。

"来了!"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

沈明远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他下意识抓住余庆之的衣袖,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余庆之此刻也敛了玩笑神色,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卷决定数百士子命运的黄绢。

礼部官员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清了清嗓子,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连春风都似乎停滞了流动。

"奉圣谕,嘉祐二年礼部试,取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共二百三十八人。"官员的声音洪亮如钟,"今依例唱名——"

沈明远闭上眼睛,耳边嗡嗡作响。他想起家乡那盏陪伴他无数个寒夜的油灯,想起临行前父亲塞给他的那块祖传玉佩,想起三场九天的考试中,他如何在号舍里就着冷硬的干粮奋笔疾书...

"第一甲第一名,章衡!"

欢呼声如雷炸响。沈明远看到一个身着锦袍的青年踉跄着挤出人群,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向高台走去。那青年面色潮红,眼中含泪,走路时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倒。

"第一甲第二名,窦卞!"

"第一甲第三名,罗恺!"

一个个名字如珠玉落盘,每报出一个,就有一阵或高或低的惊叹。沈明远默默数着,心跳随着名次的下滑而加速。

"第二甲第十七名,余庆之!"

沈明远猛地转头,只见余庆之呆若木鸡,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他推了好友一把:"庆之兄,是你!快上前去!"

余庆之如梦初醒,突然抓住沈明远的手:"明远,我...我中了?"他的声音哽咽,眼中泪光闪烁。

"中了!快去吧!"沈明远强忍心中酸涩,笑着催促。

看着好友跌跌撞撞走向高台的背影,沈明远喉头发紧。他为余庆之高兴,可随着名单越报越长,自己的名字却迟迟未现,希望如沙漏中的细沙,正一点点流逝。

"第二甲第四十二名,赵允文!"

不远处,一个瘦高个子的举子突然跪地痛哭,连连叩首。他的同乡们七手八脚地扶他起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高喊:"快回去报喜!赵老爷高中了!"

日头渐高,沈明远的后背已被汗水浸透。名单已经报到了第三甲,周围不断有人欢呼雀跃,也有人黯然离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举人听完所有名字后,突然仰天大笑,然后一口鲜血喷出,吓得周围人连忙搀扶。

"...第三甲第九十八名,周邠。嘉祐二年礼部试唱名毕!"

随着最后一声锣响,沈明远的世界突然安静了。他站在原地,仿佛听不懂那简单的几个字意味着什么。直到周围的人群开始散去,欢呼声、哭泣声、道贺声交织成一片,他才如梦初醒。

落第了。

三年的准备,千里迢迢赶考的花费,家人的期望,自己的梦想...一切化为泡影。沈明远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身旁的柳树才稳住身形。

"明远兄..."余庆之不知何时已回到他身边,脸上喜色未消,却又添了几分担忧,"或许...或许是唱名遗漏..."

沈明远摇摇头,强挤出一个笑容:"庆之兄不必安慰我。恭喜你金榜题名,他日必为朝廷栋梁。"

余庆之抓住他的手:"明远兄才学过人,此番不过时运不济。不如与我同住,三年后再战!"

沈明远正欲回答,忽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绿袍的礼部小吏气喘吁吁地跑来:"前方可是婺州沈明远沈举人?"

沈明远心头一跳:"正是在下。"

小吏抹了把汗:"快随我来!方才誊录有误,漏了最后几名。大人命我速寻几位举子回去补录唱名!"

沈明远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耳边嗡嗡作响,几乎站立不稳。余庆之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声音激动得变了调:"快走!快走!"

当他们跌跌撞撞跑回高台下时,那位唱名的礼部郎中正焦急地踱步。见到沈明远,他如释重负:"婺州沈明远,补录第三甲第二百三十八名!"

这最后一个名字,如同天籁般在沈明远耳边回荡。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眼泪夺眶而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虽是最末一名,却也是天子门生!

余庆之在一旁又哭又笑,比自己高中时还要激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明远兄必中!"

礼部郎中亲自将沈明远扶起,温言道:"虽名次靠后,然能得中便是造化。三日后琼林宴,莫要迟了。"

沈明远连连作揖,哽咽难言。当他转身时,发现周围不少落第举子投来艳羡的目光,其中就有那位吐血的老举人。老人颤巍巍地向他拱手,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走出东华门,汴河两岸已是华灯初上。沈明远与余庆之并肩而行,心中感慨万千。

"庆之兄,我至今如在梦中。"沈明远摸着怀中刚领到的进士巾服,轻声道。

余庆之大笑:"待琼林宴上,你我痛饮三百杯,便知不是梦了!"

河面上画舫如织,笙歌阵阵。沈明远望着这繁华的汴京夜景,忽然想起家乡那盏油灯。明日,他便要修书回家,告诉父亲,沈家终于出了个进士。

点击全文阅读

标签: 荷花沈